“犯错后,必须勇于纠正。”
“所说的君子,既指品德高尚者,也指身份尊贵者。”
扶苏的言辞流畅,才华横溢,众人不禁赞叹。
抛开其理念不论,他的能力确实卓越,且勤奋刻苦,足以继承皇位。
即使对扶苏持有不满的嬴政,看到扶苏如此表现,也不禁露出一丝微笑。
但在扶苏详尽阐述完这句话,确认无遗漏后,正想借此告诫赢长生,却被赢长生抢先发言。
“兄长,你误解了这句话的含义,而且错得离谱!”
“哼,那么六弟,你以为这句话该如何解释?”
听到嬴长生指责他解释错误,扶苏极为不满。
这个弟弟太愚蠢了,根本不懂儒学。
这是所有大儒公认的解读,不可能出错。
于是,扶苏决定不解释,要让嬴长生出丑,永远记住这个教训。
“简单,这句话的意思是:君子打人要下重手,否则无法建立威信。”
“只有学会下重手,才能稳固威信。”
“对于不忠诚、不追随自己的人,那是他们的错,要打到他们认错为止。”
嬴长生语气坚定,句句刺耳。
嬴长生解释完毕,所有人都愣住了,完全不明白他在说什么。
这究竟是不是论语……
君子动手就下重手,否则无法树立威信,这真是论语的解读吗?
扶苏对嬴长生的解读感到震惊,他认为其解读与大儒的说法大相径庭,以至于完全相反。
“你,你这是曲解圣人的意思!”
“胡说,一派胡言!”
扶苏怒指嬴长生,指责他故意曲解圣人之言,亵渎圣人,作为读书人,他感到无比愤慨。
然而,扶苏的战斗力几乎为零,反驳的话语也有限。
“胡说,亵渎圣人?”
对于扶苏这些微不足道的指责,嬴长生毫不在意,甚至还想教训他一番。
“你可知儒家是谁创立的?”
“当然是孔子,孔圣人。”
“那你清楚儒家的核心宗旨吗?”
“哼,儒家的核心宗旨就是用德行让人信服,用理性让人服从,用仁义管理天下。”
两人问答尖锐对立。
“呵呵,兄长只是知其表面,不知其深意。”
“你可知道孔圣人身高九尺六寸,力大能举门闩,肉身强健?”
“孔圣人佩剑称德,以拳为理,把人分为两半体现仁爱,将头颅挤入胸腔象征义气。”
“你可知道七十二贤人都是宗师,三千门徒都是强者,因此天下诸侯都对他们敬畏。”
众人纷纷倒吸一口凉气,眼睛瞪得滚圆,震惊得说不出话来。
一开始,嬴政听这些还觉得有些荒谬,原来儒家的以德服人,以理服人,以仁义治理天下是这样的?
听着嬴政逐渐领悟,感觉仿佛醍醐灌顶,茅塞顿开,显然长生所述才是真正的儒学。
春秋战国时期,诸侯纷争不断。
在那个战火连天的时代,人的生命轻如草芥,毫无价值。
孔子带领三千弟子周游列国,传播儒家思想,仅凭一张嘴吗?
绝非如此!
孔子很可能正如长生所说,持剑言德,以拳头服人。
带领三千弟子横扫列国,向诸侯强制灌输仁义。
这才形成了今天声名显赫的儒家学派。
“胡搅蛮缠,花言巧语,子曰,曰……”
扶苏无法接受赢长生的这种说法,本想引用儒家经典反驳,但考虑到赢长生的狡辩技巧,最终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。
“停止这种荒谬的解读!”
“你的这种解读是错误的,我要去请老师来跟你辩论!”
赢长生曲解儒家经典,连扶苏都开始怀疑,这是《论语》真正的含义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