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上梦推文 > 其他类型 > 启禀陛下,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小说

启禀陛下,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小说

方锦溪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陆丰收去了老两口房里。嘀嘀咕咕了半宿,直到天快亮的时候,他才回房睡了半个时辰。翌日一早,陆大勇又寻上门了。陆启武给开了门,“大勇叔。”陆大勇点点头,问道,“启武,你爷爷呢?”陆启武道,“您先坐一会,我爷还没起,我去请。”陆大勇抬眼看了天色。虽然还早,但已过了早膳的时辰,陆得顺着老头勤快,不至于这会还赖着吧?郑氏正在饭厅吃饭,闻言却道,“小二,领着你勇叔进屋找你爷,他约莫还是起不来。”陆大勇脸上的笑容收敛起来。这陆家不会闹什么幺蛾子,不打算卖他田地吧?他抬脚跟着陆启武进了陆得顺的房。就见陆老头歪靠在床头,一旁放了一碗凉了的粥。“顺三叔,你这是病了?”陆老头闻言掀了掀眼皮,见是陆大勇来了,脸上露出一抹尴尬,“大勇,你来了啊。小二,快去给...

主角:陆丰收大盛朝   更新:2025-03-25 18:49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陆丰收大盛朝的其他类型小说《启禀陛下,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小说》,由网络作家“方锦溪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陆丰收去了老两口房里。嘀嘀咕咕了半宿,直到天快亮的时候,他才回房睡了半个时辰。翌日一早,陆大勇又寻上门了。陆启武给开了门,“大勇叔。”陆大勇点点头,问道,“启武,你爷爷呢?”陆启武道,“您先坐一会,我爷还没起,我去请。”陆大勇抬眼看了天色。虽然还早,但已过了早膳的时辰,陆得顺着老头勤快,不至于这会还赖着吧?郑氏正在饭厅吃饭,闻言却道,“小二,领着你勇叔进屋找你爷,他约莫还是起不来。”陆大勇脸上的笑容收敛起来。这陆家不会闹什么幺蛾子,不打算卖他田地吧?他抬脚跟着陆启武进了陆得顺的房。就见陆老头歪靠在床头,一旁放了一碗凉了的粥。“顺三叔,你这是病了?”陆老头闻言掀了掀眼皮,见是陆大勇来了,脸上露出一抹尴尬,“大勇,你来了啊。小二,快去给...

《启禀陛下,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小说》精彩片段


陆丰收去了老两口房里。

嘀嘀咕咕了半宿,直到天快亮的时候,他才回房睡了半个时辰。

翌日一早,陆大勇又寻上门了。

陆启武给开了门,“大勇叔。”

陆大勇点点头,问道,“启武,你爷爷呢?”

陆启武道,“您先坐一会,我爷还没起,我去请。”

陆大勇抬眼看了天色。

虽然还早,但已过了早膳的时辰,陆得顺着老头勤快,不至于这会还赖着吧?

郑氏正在饭厅吃饭,闻言却道,“小二,领着你勇叔进屋找你爷,他约莫还是起不来。”

陆大勇脸上的笑容收敛起来。

这陆家不会闹什么幺蛾子,不打算卖他田地吧?

他抬脚跟着陆启武进了陆得顺的房。

就见陆老头歪靠在床头,一旁放了一碗凉了的粥。

“顺三叔,你这是病了?”

陆老头闻言掀了掀眼皮,见是陆大勇来了,脸上露出一抹尴尬,“大勇,你来了啊。小二,快去给你勇叔倒杯水。”

陆启武转身出去了。

陆大勇站在陆老头床边,“顺三叔,你这是家里田地太多了,这连着割稻子累坏了吧?要我说,那么多田地,太累了,卖两亩,平日里还能歇一歇。”

他一边说,一边打量着陆老头的脸色。

陆老头闻言却是长叹一声,脸上既愤怒又无奈,“我倒是想卖,哪知一提......冤孽啊。”

隔着被面,他狠狠拍着大腿,“都说养儿防老,我看是想气死我啊,一群小畜生,咳咳咳。”

陆大勇拧眉。

陆得顺这话的意思?

想反悔?

陆老头瞥了一眼陆大勇的神色,诉苦道,“大勇啊,你可知道,昨天我一提卖田,我这几个儿子就闹着要分家?”

什么?

分家?

这么严重?

陆大勇一脸狐疑,有些不可置信,“有爹娘在,如何能分家?”

陆老头摆摆手,脸色哀莫大如心死,找出枕头底下那张文书,“这是昨儿里正来家里给写的,你看看。”

陆大勇识的字不多,但分家两个字还是认识的,又见下面写了陆家几个人的名字以及水田字样,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接话。

顿了顿,才问道,“那这分了家,老爷子你想卖,几个儿子不是更管不了你了?”

“理是这个理,但昨儿闹了一场,老三老四直说我一碗水没端平......这两亩田是我的养老田,还真不能卖,我就想着卖老大家的两亩......谁知道,他一个劲让卖属于我的......哎,这一遭我是看清楚了,几个儿子没一个好的,以后,我们老两口只能靠自己。”

陆大勇脸色一下就黑了。

他才不管陆家人卖谁名下的两亩,他只要买到就成。

看这架势,陆家人内里闹起来,还没商量好?

陆老头哀哀戚戚难过了半天,又道,“大勇啊,这匆匆分了家,好些事情没掰扯明白,要不,你让我和老大商量商量?”

陆大勇眼神不善,心中不爽,正要开口,就听见陆家院子里传来乒乒乓乓的声音。

郑氏大嗓门喊着,“不是嫌弃别人用灶头占时间吗?赶紧给老娘把土灶给垒起来,今晚开始别用老娘的厨房。”

“我也不偏着谁,你们三家都垒,柴火也自己砍去。”

陆大勇拧眉看了看大房住的方向,发现大房一家居然也在垒土灶,自古分家不是老人跟着大房吗?

这陆家,闹得这么僵?

陆老头犹自念叨着,“家门不幸啊。”

陆大勇知道今天自己无论说什么,也都买不下水田,但以为板上钉钉的事,就这么离开,到底有些不甘心。


陆水仙重重点头,“姐,我都听你的。”

陆梅花颔首,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,她也悄悄打开了房门,去大门口重新把门栓拴上。

他爹心大,只知道自己寻快活去,丝毫不顾忌晚上大门关的不严实,会不会让小偷进来偷东西。

关了门,他又回去睡了。

与此同时,东厢房内,陆丰收站窗口站了会,又躺回了床榻上。

幽幽道,“老三混不吝,梅花和水仙却是好的。”

他本预备着去把门带上,没想到梅花先一步去了。

陈氏叹了一口气,“俩孩子懂事,可惜摊上这么两个爹娘。”

在她看来,王氏太过软弱,若是再立不起来,这两个侄女以后的日子不好说。

陆丰收紧紧拧着眉,“等交了税粮,我再去寻爹说一说,老三这样我看要出事。”

一夜无话。

第二日一早,白景时的小厮小满就赶着车来了陆家。

陆启霖见是他来了。

立刻迎上前,将人拉进了陆启文的房间,隔绝了陆老四打探的目光。

陆老四想凑进去听一听。

却被陆启武直接拦在外头,“四叔,你今天不用去婶婶娘家帮忙卖肉吗?可别迟到了。”

陆老四白了他一眼,换了个方向又要进。

但陆启武年纪不大,长得却是人高马大的,不过十四却已经和他差不多的身形,根本越不过去。

“小二,你干啥呢?虽然分家了,我进去看看大郎再走也不行?”

陆启武不说话,就这么拦着。

陆老四很不高兴,伸手就要推搡,陆启武却不为所动,一双眼睛直勾勾盯着他。

陆老四有一种被看穿的感觉。

“四叔,白公子有话要对我哥说,让小满来转告,你不能听。”

陆启武说了陆启霖提前教好的说辞。

陆老四恼道,“你们一家使什么坏呢?”

这时,陆老头却在正屋门口喊道,“老四,你过来,我给你说说后续田地撒种的事。”

分了家,每家的田地只能自己种。

陆老四无法,只得悻悻离开,转而去找陆老头。

房间里,小满满脸兴奋。

“陆公子,你家的花簪大卖,昨日乞巧节,一个上午就卖空了,好些个姑娘还留下了银钱,专门预定了簪子。”

说着,他从怀里掏出了两张纸。

一张上写了需要什么颜色的花,一张上则是画了几种不同材质与款式簪子。

小满朝陆丰收道,“陆大叔,我家公子想跟您家商量一下,以后你们将花卖予我们,下头的簪子我们自个儿出,你们觉得如何?”

见陆丰收微微蹙眉,他又急急解释道,“主要是县里买簪子的姑娘,都不太喜欢锡做的簪身......公子还说,我们提供簪子的款式,陆家只要出上头的花儿,一百文一款。”

不仅不要锡簪托底,还提了价格,陆丰收心里其实是高兴的,他主要是担心这么做,会不会让白景时吃亏。

“一百文,是不是贵了些。”

小满连连摆手,“不贵的,不贵的,我家公子说了,手艺无价,换了簪子款式,做的花样可能还要复杂些,涨价也是应该的。”

陆启霖凑上去瞧纸上的簪子样式。

白景时没有说错。

比如纸上这一支长得像是桃花枝的,却是有三四个地方的空要填,那就是花儿和花骨朵要四个,比之前他家做的要复杂得多。

但形态大小却小了不少,相比出来的效果更精致。

再加上换了簪子的材质,想来售卖的时候可以更贵些。


说着,低头揭开了箩筐上盖着的破布,一看傻了眼,“就剩这么点了?小六,你卖了几支?”

陆启霖有些小骄傲,“三十六支,我卖的!”

陆丰收惊讶不已,生抚了抚陆启霖的小脑袋,“咱们家小六真厉害。”

三十六支,加上白天卖的十三支,只差一支就卖了一半的花簪。

“这得多少钱?”

陆启武摸了摸脑袋,想算一下总共卖了多少钱,却怎么都算不清楚。

总不能当众把箩筐下的铜钱和碎银倒出来数一数,可把他急坏了。

“四十九支花簪,按照每只八十文来算,总共卖了三千九百二十文,去掉途中给人优惠的几单,共十文,不算成本和吃食,今日挣了三千九百十文。”

陆启霖悄悄凑到他耳边说道。

陆启武竖起来大拇指,夸赞中又带着惊讶,“小六,你的算学不是大哥教的吗?怎么算的比他还快?”

陆启霖心道,因为他会背九九乘法表。

现在却不能说,只道,“二哥,我自己摸索的,等回家了教你。”

陆启武忙不迭摇头,“太难就算了,我不喜欢动脑子。”

陆丰收的手指在背后跳了好久的舞。

良久之后,终于用自己的法子算出来今日总收益,竟是与小二随口说的数字完全对得上。

再听完两孩子的对话,不知怎么的,就想起那一晚媳妇说的话。

小六这么聪明,合该念书去的。

陆丰收挺了挺脊背,道,“在这个埠头卖了不少,我们换个人多点埠头再卖一卖,不行就先回家去,明日我再来。”

陆启霖赞成。

至于陆启武的意见,额......在他眼里不是很重要。

三人顺着人群走到了最热闹也最大的埠头。

还真像王二说的,摊位太多,十分拥挤。

人来人往的,人这么多,又临湖,小六可不会水。

陆丰收生出退意,“去旁边的埠头。”

挤来挤去的,就怕落水。

“爹,这儿人多卖得快,咱们走着卖,我把箩筐背前面,你带着小六在旁边看着。”

陆启武倒是不怕人多,而是怕人挤来挤去把插在外面的花簪弄坏。

陆启霖拉着陆丰收的手往前走,“大伯,我们就在这卖。”

人这么多,若是今天能清仓,后续就不用再来。

“那行,你们两个都跟着我。”

三人挤进人群里,只是人实在太多,说话声音都有些听不清楚,只有扯着嗓子喊。

说的口干舌燥,也没卖出去一支。

“要不,还是换个地方?”陆启武挠挠头。

陆启霖连连点头。

人挤人,他还是个孩子,长得矮,闻到了好几次“人为加工”过的空气,都快窒息了。

转身往回头,忽然一个声音喊道,“是陆大叔吗?”

三人扭头,就见一个小厮模样的人小跑着过来,“陆大叔,我家公子姓白,前几日来你家探望过大郎,可还记得?”

陆丰收惊喜道,“是小满啊?”

“你怎么在......”话说到一半,陆丰收赶紧住了嘴。

万一人家是来这儿“松散松散”的,被自己说破多不好意思?

“小满,我带着孩子来卖花簪。”陆丰收赶紧改口。

小满笑着点头,“我家公子在船上瞧见了,这不喊我下来请您过去呢。”

伸手往后一指,“就在中间这艘上头。”

陆启霖踮起脚尖看了看,那船中等大小,挂着浅青色的莲花灯。

和旁边船上的不太一样。

陆丰收尴尬一笑,“啊,这不太好,我还带着孩子。”

他也说不出什么登门之类的话,白家门第太高。

见他局促,小满忙道,“陆大叔,我家公子在的船上全是清倌,只卖艺不卖身,这会瑶光姑娘正在弹琴,公子邀您一起去听,也说要瞧瞧您家卖的花儿。”


陆启霖直接从箩筐里取了两支花簪出来。

一支红色的桃花,一支浅碧的芍药。

“姐姐帮我带回去给你们姑娘看看?一支只要八十文,喜欢就留下,不喜欢退回来?”

小红摩挲着手里的花,有些爱不释手,想着一会还要下来还王二的碗,就应了。

等人一走,王二就朝陆丰收笑道,“你这小儿可太聪慧了,这头回做买卖就得这样,主动些。”

想他头一回出来卖糖水,也没人光顾,咬咬牙免费分送去了一桶,后来才渐渐有食客。

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,这孩子这么小就有这个觉悟,以后定然差不了。

听到王二说是小儿,陆丰收笑得见牙不见眼,也不解释,只道,“这孩子打小就机灵。”

陆启武:“......”

若是他没记错的话,小六当了八年的小傻子,才刚好,跟打小两个字沾不上边。

正说笑呢,原先那个叫小红的丫头去而复返。

小红将手里的两串钱递给陆丰收,“刚才的两支花簪,桃夭姑娘和柳儿姑娘买了,大叔,给你钱。”

还真的卖出去了。

陆丰收眼里闪过一抹喜色,主动道,“我们还有不少好看的样式,有需要再来。”

小红点点头,指着陆启霖道,“大叔,要么你让他带着箩筐去我们船上,其他几个姑娘也想买。”

陆丰收有些犹豫。

陆启武已经道,“我陪着小六去。”

小红看着陆启武摇摇头,仍旧指着陆启霖道,“他年纪小,还是他吧。”

船上的姑娘们穿的清凉,这父子几个不是恩客,没花钱可不能上船,也就这孩子适合。

陆丰收不放心陆启霖一人上去,便道,“要不,还是你们挑几支带上去?”

小红皱着眉,“那我帮您带几支上去,只不过其他姑娘可不如我们姑娘好说话。”

言下之意,人家看不上就不买。

这......

“我去。”

陆启霖抱起箩筐就要走,陆丰收连忙帮他托着,又和陆启武送他上船。

“小六,大伯和你二哥就在这等你,有事你就喊。”

陆启霖跟着小红走进船舱。

船舱内角落里传来几声男男女女的喘息声,隔着布帘子都能听见“战况激烈”。

他目不斜视跟着走,绕了一层木梯之后,他上了甲板。

这艘花船不大,甲板上有十数个打扮娇艳,穿着清凉的女子正聚在一起笑闹。

其中两个女子头上,正戴着才买去的花簪。

“姑娘们,卖花簪的来了。”

众女齐齐扭头。

见是个孩子抱着插着花簪的箩筐,纷纷凑了过来。

“哎呦,这娃子长得可真好看,长大了必是个美男子啊。”

陆启霖微不可察后退了一步,躲过了这人的掐脸动作。

好在众花娘心思都放在眼前的花簪上,倒也没有继续对他的脸下手。

只是某几个花娘性子爽快,很快就挑选好付了钱,另外几个却是挑花了眼,怎么挑都挑不到最合心意的,又不能把喜欢都买下,毕竟一支要八十文,不算太便宜。

实在纠结。

眼看着她们摸来摸去快把花儿捏坏了,陆启霖化身热情“导购”。

“姐姐,你皮肤白,这朵粉牡丹衬得你更娇美。”

被夸皮肤白的花娘将信将疑,将手里的那支花簪插入鬓发中,朝众人问道,“如何?这孩子说的是真的嘛?”

“好看,丽娘,你戴这粉牡丹一下子就年轻了好几岁。”

“那行,我就要这一朵。”

陆启霖收了钱,露齿一笑,继续出击。

“姐姐,你眼睛生的美,戴这朵玉兰最好看......”


陆家几个男人面面相觑。

陆老头的眉毛几乎拧成了麻花。

这几年风调雨顺的,官府已经连着两三年没有征收徭役了,陆老头昨夜提分家的时候,没有想到。

里正又道,“当然,这也是我猜的,前阵子去县里,听那些个捕快们在说平镜湖淤堵......不若,你们再等等?过了年关后,再定?”

陆丰收面色平静。

无论爹做什么决定,他都听爹的。

陆老三面色摇摆不定。

分了家,家里就他一个男丁,他不想服徭役。

陆老四有些埋怨的瞥了里正一眼,要他多嘴。

先不说有没有徭役,就是有,他出点银子不就行了,不过就是三两银子的事情。

这一次要是分不成,下一次得等到什么时候?

他讨好的朝陆老头道,“爹,咱们昨晚不是都说清楚了嘛,这改来改去的,也别让里正叔白跑一趟。”

陆老头咬咬牙,“分吧,早分早干净。”

里正叹了一口气。

到底是本家,有些不忍心又劝了一句,“要不,今天我给你们把分家文书写了?你们自家先分着,等过了年,我再帮你们去县里上报?”

他是里正,也是陆家村的现任族长,打个时间差的操作还是可以的。

陆老头略一沉思,就同意了。

三个儿子也没有意见。

从陆大郎房里拿了笔墨纸张,里正埋头就开始写,很快就将分家的章程写了五份,日期则是空着,等下回上报官府时候再填。

等里正写完,陆老头道,“午饭在我家吃,我让小二去打半斤酒,咱俩唠一唠?”

里正本想推辞,但想着陆老头约莫心里难受,想要借着喝酒和他吐吐苦水,便应下,“行啊,我先回家一趟,一会饭点了再来。”

里正一走,陆老头望着三个儿子道,“各家的田在哪你们也清楚,以后自己干吧。”

他捏着自己那一份分家文书回了房。

......

陆启霖在陆大郎房间捏花瓣,不想外头却传来了敲门声。

“大哥,你醒了吗?”

是陆梅花的声音。

陆启霖随手捞起一块布,将桌案上的东西盖住。

抬手,就见陆启文手边的“仙织花”全都不见了踪影。

大哥,可以啊!

他跑去开门,“三姐,四姐。”

陆梅花和陆水仙手拉着手,站在门口,眼神不住朝床榻上望,“小六,大哥醒着吗?”

陆启霖点头,“醒着。”

他让开路,让两姐妹进门。

“梅花,水仙,你们怎么来了?”

陆梅花从她的荷包里拿出一小串紫黑色的野葡萄,放在床头柜上。

“大哥,这个是早上我和水仙在山脚下寻的,给你和小六吃。”

野葡萄虽然只有零星几个,但洗的很干净。

陆启文笑着道,“你和水仙还有小六分吧,哥哥不用。”

又问,“你们是不是有话要对大哥说?”

陆梅花和陆水仙对视一眼,吞吞吐吐道,“大哥,村里,村里人都在说我爹和隔壁村的寡妇好了。”

陆启文皱眉。

一直知道三叔不着调,居然到这份上了?

若是那寡妇的家人闹起来,可就麻烦大了。

陆水仙哭了出来,抽抽噎噎道,“大哥,村里人说我爹要让那个寡妇生孩子,要是生了男孩,娘和我们该怎么办?”

“水仙,你先别哭,这事是三叔不对,但他也是我长辈,我做侄子的......”

陆启文觉得太棘手,这事不是他能管的。

但两个妹妹哭得可怜,他又不忍心,便道,“这样吧,我找机会跟我爹说,晚些时候让他找阿爷说一声可好?”

这种事,也该是长辈才能处理的。

陆梅花和陆水仙面露失望,乖巧点了点头,离开了陆启文的屋子。

等人一走,陆启文就道,“三叔本就不着调,以后没有爷奶管着,也不知道闹出什么事来,等爹回来,就得提个醒。”

又惋惜道,“三妹四妹这般懂事,真是难为她们了。”

陆启霖眨眨眼,问道,“大哥,要是仙织花簪卖得好,我能让她们帮我捏花瓣吗?卖了给工钱,她们有钱了能去买好吃的。”

他现在一天到晚低头捏,别说手累得抬不起来,脑子都开始犯浑。

他想搞点靠谱点的人“分包”出去捏花瓣这个最简单,也最麻烦的步骤。

陆启文伸手抚了抚他脑袋,“小六,你是不是馋明月楼的包子了?”

陆启霖点头,“等卖了簪子我要买很多很多包子。”

其实,他想吃烤鸡,烤鸭,酱牛肉,红烧肘子,佛跳墙......

这个家虽然不算穷,每日的吃食对于这个时代的普通老百姓而言算可以。

但对于他这个现代人而言,真的不可以!

尤其是这几天晚上,他的梦境里全是现代的各种吃食,据陆丰收说,他半夜还老伸出一只手划拉,跟在颠勺似的。

他陆启霖近期目标,挣钱,给陆启文买药,改善伙食。

陆启文轻笑,“好,小六一定可以。”

说着,从被窝里拿出了未完工的仙织花继续上色。

.....

本以为分了家,粮食也分了,一家人不会再出现龃龉,却不想当晚,陆老四和张氏又闹腾起来。

“爹,娘,厨房说好了轮流用,你们要跟着大哥大嫂过活,我们就敬着,让大嫂先用。但大嫂做完了饭却还要熬汤药,这一来一去,轮到我家得多久?”

陆老三也帮腔道,“就是,我在酒楼干完活,饿着肚子回家,一口热的都吃不上,还要等。”

郑氏早受不了他们,闻言火冒三丈道,“分家时候就说了,这屋子是我们老两口的,房子借你们住,厨房借你们用,不感激就算了,还要计较谁用的时间长?”

“我告诉你们,你们用的柴火都是小二砍的,还没跟你们算柴火钱呢!”

“嫌你们大嫂用得久?明天起,你们就在各家屋后头垒个土灶,别用我老婆子的灶头。”

“一天天的就知道算计,我看你们能算出什么好日子!”

陆老四拉下脸,“行啊,娘,你既然这么说了,那我们自己垒灶。”

张氏委屈道,“娘,你也不盼着我们点好。”

陆老三嘴里逼逼赖赖。

正闹着,大门口却传来了敲门声。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